死刑执行前的犯人一般都是什么状态?
作者:站长养的爬虫 时间:2018-10-24 23:45:08
是屎尿齐流者多数,还是淡然处之者更多? 死刑代表着决定性不可抗拒的厄运,而由于死亡的终结意义,这种厄运又具有其独特性 请问有没有相关的资料或者调查?抑或是业内人员的亲身经历?
回答 (2):
-
刘霸天 2018-10-24 23:45:08 说实话,我们真不太在乎他们是啥状态。现在死刑门槛很高,不是罪大恶极的,哪怕惹出人命,比如激情犯罪,打架错手之类的,一般也都是死缓无期。只要死刑的,一定是残忍至极的。谈人性的,不好意思,法律是约束人性的。我经历过两起印象深刻的案子。第一个,因为欠了赌债,去远方亲属家要钱,一个78的老头,一个76的老太,不给钱,就抢,老头30+刀,老太20+刀。老头是村里的中医,口碑特别好,一辈子救人无数,最后落的如此下场,大冬天的,屋子里的血冻成一层冰,法医不小心都摔倒了。你说他临死刑前是啥状态?爱鸡巴啥状态啥状态,死就OK了。另一个,半夜去商场盗窃,被发现了,打更的两个老头很负责任,一个拦着他,另一个报警,并且锁死了商场所有的门。这个人随人带着一把匕首,捅了30几刀,这个监控视频我看了,真的是疯狂至极,另一个老头也扑上去,被一刀划断左胳膊的肌腱,我和师傅是第一个到场的,第一个老头还没死,我认识这老头,以前帮我调过商场失窃的监控。我问他,人呢,老头说不出话,伸手指向商场里,120来了,我和大夫把老头抬上担架,我和师傅守着商场没跟着去医院,听说老头在半路就死了。后来又来了40个警察,我们把商场翻了个底朝天。这个人身体素质极好,杀人之后,从天窗逃走,六天之后,我们在黑河抓到了他,据他自己说,计划要逃往俄罗斯。问他为啥捅老头那么多刀,他说,他不死,我就完了。我说你他妈现在也完了,傻逼。商场最后给了去世的老头家里60万。这个人目前还没有被执行死刑,一审是死刑,上诉了,目前在等。放心,不会改判的。他哪怕只扎老头一刀,就算老头死了,他也不会被判死刑。30多刀,扎到后来,真的是蹦起来扎。就是要老头死。一个认真负责的打更老人,一个月只赚800块,为了给儿女减轻点负担,也为了能给孙子孙女买点糖果玩具,凭什么要如此痛苦死去?你们还会在乎杀人犯临死刑之前是什么状态么?我替刑法说一句:“你随意,我崩了。”
-
落尘 2018-10-24 23:45:08 以前在法院实习的时候见过。大多数犯人在临刑前既非屎尿齐流,也非淡然处之,而是平静中透着紧张和焦虑。会抽烟的一支接一支。涉及死刑的案件,都要经过漫长的刑事诉讼程序,死刑的判决要上报到最高法院复核,在这个过程中,犯人对于死刑这个结果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。何况有些人,在最初作案时可能就想到了这一天。因此,死刑执行前,犯人一般不会有过激的反应。紧张的程度,受执行方式的影响。目前注射死刑越来越普及,而有些地方仍然是枪决。犯人在临刑前多多少少对当地的执行方式有所了解。执行枪决的犯人显然更加紧张,不怕死也怕疼。注射执行的相对就淡定一点,毕竟打一针就过去了,他们的紧张仅来自于死亡本身。但是,例外总是有的。我就见过一个奇葩,91年的,一米八的个子,戴着眼镜,斯斯文文,看上去和一个普通大学生无异,很难把他和杀害三个人的抢劫犯联系在一起。这货从头到尾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,直到临刑前还和法警嘻嘻哈哈地聊天,玩网游删个号都不带么淡定的。我不知道他是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,还是想以此来掩盖内心的不安,只记得,法医在他手臂上找血管时,他的拳头攥得很紧,法医说了三次“放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