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西湖大学于 2018 年 10 月 20 日正式揭牌?
作者:站长养的爬虫 时间:2018-10-25 00:47:42
10月20日,西湖大学正式扬帆起航。在西湖大学成立大会上,校长施一公发表题为《磨砺以须,倍道而进》的致辞,分别以西湖之梦、西湖之始、西湖之路、西湖之幸四个篇章,描绘了西湖大学的定位和目标西湖大学定位于研究型高等学校,主要开展基础性、前沿科学技术研究。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47235294
回答 (1):
-
FareWell 2018-10-25 00:47:42 企业及企业家们办的私立校,最好以商科/经管/工科类起家,密切与产业结合。因为企业至少能解决就业问题,教学于产业相结合,那么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,发达之后能返哺学校,这样形成良性循环。然后有一定声望和基础之后,逐步扩展到基础学科。马云的达摩院和湖畔大学倒是有这个意思。生化环材类基础研究,完全是依赖基金支持、发文章自娱自乐的小圈子游戏。企业投进去相当于做慈善了。但企业砸钱的能力,跟政府不是一个量级的。何况政府还有政策这些无形支持。所以,西湖大学可能就是这帮大佬们搞的一个圈子罢了。没真正打算怎么样。学生们就别去趟浑水了。还有,没事别跟斯坦福比...斯坦福是60-7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,但建校时间可不短,只是前几十年实力没那么强而已,随着硅谷崛起,仗着位置好地盘大发财了,然后有了大发展。能跟斯坦福类比的,过去是复旦大学(默默无名几十年,然后院系调整时受益,迅速崛起发展成为顶尖大学),而未来有机会的是深圳大学(仗着深圳市政府有钱)。另外一个大的问题是教育市场也要差异化竞争,后来者肯定要走不同的路才能打破已有的格局。基础研究方面,不说清北复交浙科南这些羽翼已丰的学校,就是新近成立的国科大,科研资源方面是新建大学无法比拟的。而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校,招生和招聘都要直接跟这些学校机构竞争。正面交锋,凭什么西湖大学就能赢?清北华五国科大这几个学校都是副部级的,历任校长书记里面多少个中央委员、中央候补委员?一帮生化环材的研究生,成天为文章影响因子发愁,才会觉得11g很牛。国科大校长可是丁仲礼,科技界的影响力比11g高几个量级。反而是湖畔大学,完全实现了差异化竞争。初期都是招社会上摸爬打滚的创业人才。这帮人以前是在各种mba班镀金,而到湖畔大学的名头比一般mba有用多了,马云校长在商界的影响力,也比一般商学院院长强多了。现在还是以培养创业领袖为主,打下名声后,湖畔大学很容易将专业扩大到项目管理、产品设计、财务这些一般商学院专业。(学生直接去那些创业大佬那里不就解决了出路问题?就算国家不认学历,这些大佬认就行了呗)再加上研发高新技术的达摩院、研究社科经济的罗汉堂,合并之后,就俨然一个跟公立大学完全不同的新型大学了。试想,达摩院硕士博士毕业,直接进阿里研发部门或者创业企业,这比清北华五的天坑专业出路好得多。那么,哪怕教育部评估达摩院不是双一流、课题文章没那么多,但其出路好这一条,就有足够资本去跟其他大学争夺优质生源和优质师资了。所以,马云说他卸任去干教育,我觉得真可能不是说着玩。说不定百年之后,大家会觉得马云在教育方面的贡献,才是他的最大成就。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教育,注定是百年大计。教育,必先以人为本,以学生为本。张口闭口就是世界一流,却没有为学生考虑过出路问题,还谈什么教育?而教育领域,不看好任何搞噱头和投机的事情。==补充1==先不说世界一流了,中国顶尖至少要前十吧?清北复交浙科南外加人民大学、国科大,这就九所了,top10至少要跟这9所一起玩耍。偏文科的就不说了,随便举几个理工科大学的校长吧。丁仲礼院士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。柴静采访他的那段应该广为流传了。以科学的态度去应对欧美的环保讹诈、捍卫国家民族的基本权益,称得上国士无双。前清华校长,后任环保部长、现在担任北京市市长的陈吉宁院士,也是环境类的专业的。组织让他当北京市长,你说是去干嘛?这几年拭目以待吧,看看北京雾霾治理的效果如何。蛤交的前任校长、现在担任国科大党组副书记的张杰院士也是中央候补委员,研究方向是激光核聚变,在蛤交期间实现了核聚变的能量持续正输出。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研究的意义。清华现任校长邱勇,也是生化环材类专业的。但是研究成果是开发了自主的oled生产线。蛤交的现任校长林忠钦院士是机械工程专业的。参与c919研发,与上汽通用、宝钢、中国商飞集团建成联合实验室。而未来国家要发展高端制造业,上海更是飞机、汽车、船舶这几大制造业的中心。看看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,再想想中国制造2025,大概就知道国家在顶尖高校的用人考量了。不是所有的高校和科研都是灌水流的。谁是装点门面的,谁是真正干事的,国家脑子清楚得很。给点经费给搞灌水科研的人,发点cns装点门面可以,但不可能把真正重要的资源给这些人。==补充2==英美国家有自治传统,历来是小政府大社会,所以学校以私立为主是历史和社会结构的原因。而其他国家,顶尖高校依然以公立为主。以亚洲为例,大陆的清北华五、日本的七帝大、香港的港大港中文港科技、台湾的台成清交、新加坡国立南阳理工、印度理工、以色列的希伯来大学等等一票顶尖高校,都是公立学校。韩国特殊一点,top3中高丽延世是私立,但最强的首尔大学依然是公立。而日本算是公立私立教育水平都发展得比较好的。而庆应早稻田算是亚洲私立大学的顶尖水平了,但却都以经管法人文医学这些应用型学科见长。日本几十个炸药奖得主,都来自七帝大、东京工业大学这些公立学校。所以,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私立校在基础研究方面会比公立校有优势?到底是在摸着石头过河,还是浑水摸鱼,我们就静观其变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