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比刷微博、抖音、朋友圈,读书带来的快乐会不一样吗?
作者:站长养的爬虫 时间:2018-10-25 00:47:43
我喜欢没事的时候读读书,而身边朋友没事的时候都在刷抖音,看微博,翻朋友圈,甚至能刷到半夜,而且乐此不疲,但我却对这些不感冒。难道刷抖音,看微博,翻朋友圈比读书有趣的多?
回答 (2):
-
Seasee Youl 2018-10-25 00:47:43 经常有人问我,既然刷抖音微博更轻松惬意,而阅读有时候会陷入思索和沉重,那为什么还是有人选择阅读呢?因为刷抖音微博我们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,做这些事我们更多是追求解压,在繁重的工作和学习后放松一下大脑,而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则是在利用时间,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的满足和对自我的提升,两者互有利弊,但都不可或缺。还有人会问从小到大我们读过那么多书,有很多都已经遗忘了,为什么还要继续读书呢?那是因为阅读的好处要从长远看,就好比我们从小到大吃过那么多东西,有很多都吃过就忘,但还有一部分长成了我们的血肉和骨头。其实我个人是偏爱阅读的,小时候我爸就经常给我买书,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大好,但他还是保持每个月给我买几本书的习惯。他并不强迫我看,有时候买回来就放在书柜上,有时候甚至随意的摆在我的床边。阅读的习惯是我自己养成的,我能在文字里收获到现实里体会不到的情绪,仿佛活在一个虚拟世界,让我乐在其中。每次我碰到看不懂的书时,他就会说:现在看不懂,以后就看得懂了,书是和人的境遇挂钩的。有时候我遇到那些读着烦闷的书时,他就这么告诉我:并不是每本书都对你有帮助,但如果你读了一百本书,其中只要有一本书让你获益,那这些阅读的时间都是有价值的。我父亲是对的,阅读的好处往往不会当时显现,但总会在漫长的人生中体现出来。我还记得小时候数学成绩老是考不好,而那老师又特别严厉,每次发试卷的时候都会狂风骤雨般地对我猛批,某些词句特别伤自尊,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,恰好那时读了一本毛姆的《人生的枷锁》,想起主人翁在如此悲惨的童年里还能保持乐观奋斗,我这点小挫折算什么呢?于是从头开始恶补数学,终于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,而同龄的孩子往往被骂了就哭个不停,要么是回家找爸妈安慰,我已经在书中学到了自强:人生的失败,往往就在你自己放弃自己的那刻。还有一次,体育课上老师让一个孩子做俯卧撑,那孩子胳膊是受了伤的,做了几个就趴在地上,体育老师就踹了他一脚让他不要偷懒,其它同学哈哈大笑。那孩子性格内敛,不知道该怎么向老师解释,委屈的眼泪汪汪,我想起曼德拉写的自传《漫漫自由路》里写的句子,为了自己而勇敢,叫做野性,为了他人而勇敢,才是真的勇敢。我站出来对老师说了情况,那个体育老师特别暴躁,动不动爱体罚学生,我说完后很怕他要我去长跑,但他只是点点头让那学生归队,那一刻我长吁一口气,我感受到那本书里描述的心境了,我学会了勇敢和正直。而伴随着成长,我在阅读中获益的东西越来越多。有的书提升了我的审美,有的书坚韧了我的品性,有的书让我开阔了视野。就好比大学毕业后有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,陷入了人生的低谷,每天都被亲戚朋友嘲笑,对生活绝望透顶。有时候甚至会有这样的想法:活成这个鸟样子,还不如死了算了。但每次有这种念头时,就会不知觉的想起余华写的《活着》,里面有这样一句话:人应该好好活着,死人都想活过来,你一个活人可不能这么笨。我以此宽解自己,有什么大不了的呢,我还有健康的身体还有年轻的头脑,这就是我最大的本钱,我就要好好活着。熬着熬着,终于度过了那段低谷期。还有一些小众书籍,当时读的索然无味,但往往在需要的时候给与了帮助,就好比《菊与刀》我读了三次才读完,当时还觉得这本书挺没意思的。后来做销售真的遇到日本客户时,我发现他们某些行为和逻辑真的和书里描绘的一样,我能够代入他们的思维去考虑问题,对我的帮助特别大。培根曾经说过:读史使人明智,读诗使人聪慧,演算使人精密,哲理使人深刻,道德使人高尚,逻辑修辞使人善辩。如果你真的用心去阅读了就会发现,真的没有一本书是让你白读的。它们有的融入你的气质,有的变成你的灵感,有的渗进你的思维,就像那些被消化掉的食物一样,慢慢地变成你的血和肉,让你的人生有另一番天地。还有一件趣事儿,可能我对阅读环境的要求比较高,不是很喜欢用手机或平板阅读,我偏爱的还是纸质书和Kindle,我父亲到现在还是每月去书店买书,有时候一挑就是一上午,之前我就送了他一部Kindle,开始他用不习惯,老是唠叨还不如看纸质书方便。我就说:每个月都去书店多麻烦啊,你想看什么在上面直接买不就成了吗,用着用着就习惯了。在我不断的安利下,父亲逐渐习惯了用Kindle,Kindle的好处也渐渐感受到了,阅读体验好、看起来眼睛不累、方便携带……后来都有点离不开手了,出门带着睡觉拿着,有时候上厕所也带着,让我觉得好笑。看到前几日发布了全新亚马逊Kindle Paperwhite电子书阅读器,功能升级了很多,首先是屏幕设计成纯平,要比旧款的凹陷手感上应该更好,而且少藏灰。8GB/32GB的存储,相比之前更大了,肯定够装老爷子想看的。重量和厚度都比先前款更轻、更薄,对老人来说更友好。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增加,就是防水,IPX8级只要不是老爷子拿去给Kindle泡澡,一般的水溅都不会有事。所以,考虑给老爷子换台新的了。前天下午我整理以前的旧书,问了父亲一句话:为什么当时家里那么穷,你还给我买那么多书呢?父亲沉默了半晌,然后说:因为我是一个没有本事的爸爸,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给你。我就想多买点书给你看,能够卖钱的书,总归是有用的吧,我想。我的眼眶红了,父爱和那些书里的知识其实都一样,其实它们一直在帮助和保护你,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未察觉到罢了……
-
舀夭 2018-10-25 00:47:43 大家好,我叫小龙,今年19岁。我以前并不喜欢读书,下班以后都是跟厂里的师傅们喝酒打牌消磨时间。那时我的气质跟街边的那些社会小伙一样,平平无奇,很普通。直到有一天厂里来了一个做设计工作的女大学生牛轩竹(化名),我对她一见钟情。可是她对我总是不理不睬,后经多方打听,得知她是个文艺女青年,喜欢读书的男人。于是我为了讨她欢心,开始了我的读书之路。我先是找到了我们厂销售部的金牌强哥。金哥听说我要读书,就从床底下拖出来一个大箱子让我随便挑。我一看,哇塞,全是书!什么《世界上最猛的推销员》、《成功九九八十七难》、《人生不设下限》、《诺贝尔攻略》……等等等等,好多好多我都没听说过的励志书。琳琅满目我也不知如何挑选,只好随手挑了一本封面很酷的。而且我记得上初中时有一篇课文就是从这里面节选的,肯定是本好书。书名叫做,《坏蛋是怎样炼成的》。慢慢的,我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……更新-------大家好,我叫小龙,今年21岁。这两年我经过认真改造,如今已经不再横着走路了。里面的前辈告诉我,说励志书都是毒鸡汤骗人的,还说想要提高气质修养,最好是去读些哲学心理之类的书,最好是老外写的,作者一定得穿西服打领带,岁数越大胡子越白越好。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,出来以后我就直奔书店的心理哲学区。老外……西服领带……岁数大……胡子白……有了!完全符合。书名叫做,《梦的解析》。开始我还有点读不懂,后来我在网上找到了一张分析图,才算是理清了头绪。对了,请大家不要去搜索“伊底帕斯情结”。更新-------大家好,还是小龙,不知道这半年大家过得怎么样。我已经离开父母家自己租房子住了,还买了电脑,再也不用到网吧刷知乎了。老外做的学问都太龌蹉,总是要干他爹干他娘,我真是接受不了,还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。谢谢知乎网友们推荐的几本古典文学史料,对我的文言文学习帮助很大。刚读了半本《金瓶梅》以后,我已经明显感受到古风气质运行于丹田了。更新-------吾乃小龙,二十有二,诸位当真混蛋也!那《金瓶梅》乃是小说家淫乱臆想之文,怎能当真?还说以古为鉴,可知兴替。《株林野史》他妈的黄书,尔等岂敢胡乱推荐?如今吾见多识广,已知好读书不如读好书。今日下载了《世界名著122GB合集》,内含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、《温莎的风流娘们》、《圣女贞德》等经典。知乎诸位无需闲议,吾读书去也。最后一次更新-------大家好,我叫小龙,今年23岁。那个种子大家不要下载,是啄木鸟出品的……再次提醒大家:1,好读书不如读好书。2,男人的气质与阅不阅读关系不大,跟阅读什么关系很大。3,我已经忘了那个女大学生叫什么了。转。